公司新闻
高质量发展故事合集|“人文经济学”创新实践
作者: bet356官网首页 点击次数: 发布时间: 2025-10-30 10:43
文化如水,默默滋润万物,连接着一个国家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 “文化高度发达的地方,经济仍然走在前列,你可以在这里学习人文经济学。”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安排时提出了“人文经济”的重要命题。今天的中国很简单,也很时尚。 “中国伟大传统文化引领‘新国潮’,消费市场树立‘中国风’,人文与经济交融互补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参观人民日报“高质量发展故事集锦”栏目时表示,“中国现代化风格赋予了中国人现代力量,中华文明提供了底蕴深厚的现代化中国风格”。让中国变得伟大。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模式生活。戴斌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——2024年,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.91亿人次,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.28亿元;实现全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6.2亿元,创历史新高,总支出5.8万亿元。 9月30日,故宫博物院推出《百年守护》展览——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征兆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与时俱进,故宫博物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,更闪耀着时代的光辉。”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洪文说,故宫及其藏品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,是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承载者。 “无论是‘文化+科技’的深度融合,还是跨界合作的多元化探索,我们始终坚持创新。“数字文物图书馆”里有15万多幅高清文物图片,免费向公众开放;《故宫》、《唯绿》、《故宫之声》、《鹿端》、《故宫猫神》等文艺作品让雄伟的故宫亲切、明亮、生动。近年来,各地博物馆纷纷“华丽复兴”,给广大观众带来生动、立体、新鲜的文化体验,不仅不顾“热度”,改变文化文化,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的澎湃动力,同时也将继续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。时代,文化的力量是“新引擎”经济发展的“助推器”,夯实了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,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,推动文化产业在规模增长、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创新推进,有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如何通过消费拉动、文旅融合、强化科技力量,进一步激活我国伟大传统文化的生命力?在福建武夷山,一大批科技特派员走出实验室,深入现场“写田野论文”。福建省南平市科学技术专员郑玉成就是其中之一。 “我们年轻的科技特派员要做的就是扎根茶山,把祖辈‘观天泡茶’的经验用大数据模型转化;创新茶叶生产技术帮助老乡发展绿色生态茶园;建设无人机“空中茶路”,省时省力,保证茶叶新鲜。“一茶促万业。”口袋富了,生活也发展了,增强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,不断打造新场景、新空间、新产品、新业态,推动文化文化高质量发展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,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。 8月19日,一场苏超比赛上座人数突破6万人,带动江苏多场景消费达380亿元。苏州的文化是流动的烟火和热闹的日常生活。当年轻人觉得“老城有趣”,老居民觉得“生活有趣”时,城市才真正活起来。放烟花的地方往上走,就是人们幸福的终点。 “人”是人文与经济的结合。 “新时代健康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,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,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。”戴斌说道。戴斌表示,新时代、新征程,各地要继续深入研究人文经济,不断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相互融合、相互促进、文化与经济的融合。 “坚持转变创意创新发展方式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入人心的文化力量;指明文化消费增长点,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,提升文化软实力;更好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” “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最后一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规划年。在开启新征程之际,让我们一起书写《人文经济学》伟大文章,试图回答“文化在哪里,经济在哪里引领”的时代泛思。戴斌说道。 编辑:舒梦清 上一篇:【光明网评】高质量发展,描绘中国现代化的美 下一篇:没有了
